●【雪山第一村】玉湖村最早的居民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鹿的人,因此又叫「竄闊羅」。納西民歌中也常提到玉湖和雪山鹿場。納西族的先民古羌族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遷徙,由中國的西北地區遷徙定居在玉湖村一帶。如今,玉湖村已擁有「雪山第一村」的美號,它遠離喧囂,安靜孤僻,所以人們常說,這裡才是最初的麗江,這裡才是最原本的納西文化。
●【麗江田園風光】麗江的田園,一年四季都有著不同的美。時值初夏,各村落也迎來了最美的時光。不過,如果不是從上往下看,你或許不會發現,自己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竟能美成一幅畫!像一幅巨大油畫震撼著人心。線條和色塊的完美組合,是祖祖輩輩用釘耙與汗水,在大地上勾勒出的最美畫卷。
●【玉龍書院】歷代土司吟詩讀書的場所,將他們崇尚文化,包容萬物的思想一直發展了下來。成為歷代土司尊重文化、重視讀書的一大標誌。據統計,自雍正改流至道光中期110多年間麗江科舉就出了進士3人,舉人31人,副榜5人,貢生70余人,可謂人才輩出,俊傑薈萃。
●【東巴院落】展示納西族本土的宗教文化東巴文化,東巴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。東巴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,東巴意為“智者”,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份子,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經師或祭司。
●【千年古樹群】傍崖監湖,濃郁幽深,又象一把把巨傘斜遮湖上,鳥兒嘻噪其間,鳥語花香,心曠神怡。納西族世世代代祭祀神靈的場所。
●【束河茶馬古鎮】束河古鎮位於麗江古城北邊,是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「麗江古城」的一部分,也是納西族在麗江地區最早的群居地之一,更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鎮。納西語稱束河為「紹塢」,意為「高峰之下的村寨」,依山傍水、田園阡陌、民居房舍錯落有致,比起麗江大研古城寧靜許多;由於束河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,因應需求而有許多製皮的工匠,是雲南地區重要的皮毛集散地,遊客在此能買到便宜、精巧又耐用的皮製品。束河古鎮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四方街,不但水流環繞,還有5條道路能通往四面八方,古時候沒有夜市,人們晚上逛街時拿著手氫遊走在清龍河畔,如夏夜流螢,因此構成「束河八景」之一的「夜市營火」,束河其餘7景還有龍門望月、雪山倒映、斷碑敲音、魚水親人、西山紅葉、石蓮夜話語煙柳平橋等。
●【九鼎龍潭】沿貫穿南北的麗江束河街往西北方向走百米左右,可見束河的著名景點—九鼎龍潭,當地人又稱龍泉。九鼎龍潭西枕龍泉山,東頻青龍河,是一上一下兩個半圓形的小石潭,兩潭之間建有一個涼亭,是觀賞九鼎龍潭的最佳處。九鼎龍潭的水出自龍泉山山腳的石頭隙縫裏,潭水不深,但卻夏季不渾,冬季不淺,一般清澈的流水從石隙中溢出,永遠滋潤著古鎮。潭周綠柳垂地,翠柏指天,泉水清澈,潭中游魚甚多,被當地人奉為神魚,相傳昔人欲網其魚,雷電聚至,至今無敢者。
●【黑龍潭】在古城的北面象山腳下有一潭山泉,這就是黑龍潭,現在闢成公園,又名玉泉公園,位於麗江古城東北角的象山西麓,公園內有近76萬平方米面積的湖泊「玉水龍潭」。湖中心建有亭子,湖岸另一側有一珍珠泉出水口,過去的黑龍潭出水口為九眼洞,後將其改為五孔的石拱橋,即玉帶橋。公園以龍潭倒映十三峰的景點最為著名,園內建有龍神祠、得月樓、五鳳樓、解脫林、一文亭、五孔橋等古樸典雅的建築,也是欣賞重點之一。
●【麗水金沙秀】《東巴經》說,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叫做“孰”。“孰”與人類是同父異母的兄弟。當你沿著千年茶馬古道走進麗江,走進神秘靈秀的古納西王國,便深深地體會到“孰”的手足親情。三江並流(怒江、瀾滄江、金沙江)的情致,高原雪山的肅穆,帶著大自然的輕柔之風,拂掃俗世競逐的風塵,慰藉人類疲憊的心靈。身處納西淨地客棧庭院之中,欣賞麗江的夜晚身處麗江的夜晚,山地民族以特有的寧靜與祥和,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輕歌曼舞,一種天人合一。納西族的棒棒會、彝族的火把節、摩梭人的走婚還有為了追求自由愛情的殉情,以晚會的形式展示給我們這些不曾接觸過麗江的遊人。這不僅是一台展示少數民族風情的晚會,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,遠離喧囂的都市,感受這原始的聲音,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