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後,出發前往五嶽之首~泰山,領略帝王將相仰慕備至的泰山。在前往素有泉城之稱~濟南,體會什麼是「家家泉水,户户垂楊」,「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」的景色。
泰山風景區
【泰山風景區】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,是中華民族的象徵,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,是「天人合一」思想的寄托之地。主峰玉皇頂海拔1,547米,氣勢雄偉。1987年泰山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。泰山也是中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。無論是帝王將相,還是名人宗師,都對泰山仰慕備至。
【南天門】南天門位於泰山十八盤的盡頭,海拔1460米,古稱“天門關”。坐落於飛龍岩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,雙峰夾峙,仿佛天門自開。由下仰視,猶如天上宮闕,是登泰山頂的門戶。
【天街】位於泰山頂上,西起南天門,東到碧霞祠,全長六百公尺,是一條石砌步道。穿過南天門,走上數十階樓梯,便可達天街,天街路面寬闊平坦,路的一旁是依著山勢而建的仿古店鋪,販售著紀念品、泰山特產與祭祀用具,小吃店與飯店林立,而這裡就是岱頂主要的食宿購物集中地。人們漫步天街,周圍多座殿宇,雲霧繚繞,行走其間,宛如置身仙境,是一條神韻天成的天上市集,「天街」一名因此而來。
【唐摩崖刻石】泰山刻石兩千兩百多處,泰山的壯麗和歷史吸引了文人墨客前來朝山攬勝,他們賦詩撰文,在此留下了豐富的文化作品。
【碧霞祠】位於岱頂天街與大觀峰之間,主祀泰山女神-碧霞元君,對婦女幼童的庇祐特別靈驗。碧霞祠始建於西元1009年,壁上「萬代瞻仰」四字,蒼勁有力,建築巍峨氣派,完整保存了明代建築規模和銅造鑄件,建築主體則屬於清代中晚期風格。
【玉皇頂】位於碧霞祠北面,是泰山主峰之巔,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。接近玉皇頂有一巍峨巨石,上面刻有「五嶽獨尊」四個大字,十分具代表性。
黑虎泉
黑虎泉是濟南"七十二名泉"之一,居於"黑虎泉泉群"之首。位於濟南黑虎泉路下環城公園南隅的護城河南岸。黑虎泉在濟南泉水中是最有氣勢的,巨大的泉水從三個石雕獸頭中噴射而出,在水池中激起層層雪白的水花,動人心魄,令觀者無不驚歎,夜色中遠遠聞聽更是聲如虎吼。因其聲、色特點而得名。
曲水亭
曲水亭街是泉城濟南一條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特色老街,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的小河,與曲水亭街相依,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,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,臨泉人家在這里淘米濯衣。
百花洲
傳統文學名著《老殘遊記》第二回第二段寫到:(老殘)“到了濟南府,進得城來,家家泉水,戶戶垂楊,比那江南風景,覺得更加有趣。”老殘初進濟南府讚賞的這個地方,就是如今的百花洲片區。歷史上的百花洲水域面積是很大的。據《曆城縣誌》記載,以前遊人在百花洲上船,進入大明湖。在湖中紆折行進一程水路,經過匯波樓出北門,劃進小清河直達華山腳下。現在的百花洲北和大明湖相望。走進百花洲漫步在那老舊石材鋪就的條石路上,目睹周邊古樸典雅的青磚黛瓦的房屋建築,仿佛間回到了幾百年前的老濟南。情至最深處,便是百花洲。
大明湖
大明湖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,水質清冽,遊魚可見,平均水深2米左右。沿湖800餘株垂柳環繞和40餘畝白荷紅蓮,構成了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秀美畫卷。濟南八景中的“鵲華煙雨”、“匯波晚照”、“佛山倒影”、“明湖秋月”均可在湖上觀賞。
超然樓
超然樓位於濟南大明湖畔,是一座擁有700年曆史的名樓,始建於元代,大學士濟南人李泂為供回鄉居住而建,樓名效仿自蘇軾修葺的超然台。歷代因於戰火及災澇等原因屢毀屢建,原樓久已盪滌無存。2007年大明湖擴建工程通過規劃並正式動工,尋其舊址,重新興建。超然樓建築面積5673平方米,坐落在寬大的漢白玉基上,頂覆銅瓦,樓高51.7米,上下共分七層,氣勢非常宏偉,號稱"江北第一樓"。
【行車距離】
泰安-泰安約89公里、2小時車程